一篇故事 No.393 | 郁达夫《饮食男女在福州》:奢侈而不堕落,俊美并且健康
福州的食品,向来就很为外省人所赏识;前十余年在北平,说起私家的厨子,我们总同声一致地赞成刘崧生先生和林宗孟先生家里的蔬菜的可口。当时宣武门外的忠信堂正在流行,而这忠信堂的主人,就系旧日刘家的厨子,曾经做过清室的御厨房的。上海的小有天以及现在早已歇业了的消闲别墅
福州的食品,向来就很为外省人所赏识;前十余年在北平,说起私家的厨子,我们总同声一致地赞成刘崧生先生和林宗孟先生家里的蔬菜的可口。当时宣武门外的忠信堂正在流行,而这忠信堂的主人,就系旧日刘家的厨子,曾经做过清室的御厨房的。上海的小有天以及现在早已歇业了的消闲别墅
这不是天方夜谭。第二届「青鸟」作家导演起飞计划,就在做这件事。从9月20日到10月20日,短短一个月,196位作家提交了完整的报名材料,他们想试试从文字创作者变身为电影导演。而此刻,十位分别来自文学、电影、戏剧、制片等领域的专业人士,正在仔细审读这些材料,寻找
1908年的杭州,青石板路还沾着晨露,官宦金家的女婴呱呱坠地时,没人会想到,这个名叫金家丽的孩子,日后会以“王映霞”之名,在民国的风月与文坛里,活成一段既旖旎又苍凉的传奇。
霜降水返壑,风落木归山。10月23日,我们迎来了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——霜降。此时气温骤降,露水凝结成霜,冬日渐近。可知平台特别为您准备了一份霜降主题书单,让我们在渐寒的秋末,与好书相伴,静候冬日。
声明:本文历史细节源自权威史料,力求真实;深层解读含笔者研究思考。文末标注文献出处,确保可溯,欢迎同好探讨!
1945年8月29日晚8点左右,印尼苏门答腊岛的一所民居里,郁达夫正与朋友们聊天。这时一名当地青年突然来访,将这位穿着睡衣和木屐的作家叫出家门。郁达夫临走时还轻松地说“有点事出去一下就回来”,谁知这一去便再无音讯。
霜降又名严霜、霜刀、霜剑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,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,斗指戌;太阳黄经为210° 。
当年有一天,郁达夫提出请鲁迅吃饭,于是他们一行人便一同去了六合馆。六合馆大约开在六合路上。
1939年3月,香港《大风旬刊》发表了郁达夫的《毁家诗纪》,这部由十九首诗词和详细注释组成的作品,公开揭露了妻子王映霞的“不忠”。其中“绿章迭奏通明殿,朱字匀抄烈女传”之句,暗指王映霞与他人有染。
十月的风,裹着桂香与凉意,将季节推入深秋。此时,天空澄澈如洗,阳光穿透稀疏的云层,洒下斑驳光影;白桦林挺拔优雅,叶片在风中沙沙作响,似在低语季节的秘密。
常言“上有天堂,下有苏杭”,这方钟灵毓秀的水土,不仅滋养了烟柳画桥的景致,更孕育出风华绝代的佳人。上世纪二十年代,被誉为 “杭州第一美女” 的王映霞,便是从这水墨江南中走出的传奇女子。她的人生,因与文坛巨匠郁达夫的一段情缘而被载入史册,却也因这段始于 “名不正
我输入这个标题时,转而就看到了叔本华的观点: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,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,谁要是不热爱独处,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。因为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,他才是自由的。
先说结论:如果今天有人把日记写成小黄文、把劈腿写成诗、把抗战写成众筹,估计早被网暴退网。
提及徐志摩,人们总会先想起他笔下那些灵动优美的诗句,想起他对爱情与自由的热烈追寻。他就像一阵不羁的风,带着对理想的赤诚,在民国文坛掀起了浪漫主义的浪潮,成为无数人心中“爱、自由与美”的化身。
那时候杭州,江南烟雨里,不只有细腻的湖面,也有漫不经心的一种美。王映霞出生的那一年,西湖夜色还没有这么多故事。她被叫作“荸荠白”,这不是夸张形容,是真的细皮嫩肉,能让人一眼难忘。杭州的那些旧街旧巷,风声轻轻地,王映霞小时候走在其中,不知道后来会卷进什么样的漩涡
电视剧《阵地》登陆央视一套,开篇即是流亡日本十年的郭沫若归国抗战,并扛起中国文化抗战的大旗。《阵地》是今年中央台和广电总局抓的这个六部“抗战胜利80周年”献礼剧之一,且作为今年唯一一部“重大革命题材”,个中情节可为郭沫若此前各种争议拍板定调。
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,也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遇害80周年。近日在整理藏书时,一册纸质泛黄书封面上那张儒雅的郁达夫相片映入眼帘,令我想起得书的情景。
鲁迅和郁达夫深厚的文字交,凡治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当不会感到陌生。单以两人的通信为例,鲁迅日记中有明确记载的鲁迅致郁达夫函,据笔者统计,就有廿七通之多。但《鲁迅全集》所收录的鲁迅致郁达夫函,1981年版为四通(其中一通收信人为郁达夫和王映霞),2005年版增加了一
(接续昨天)郁达夫是创造社早期的又一杆大旗。夏志清认为他“对创造社的贡献堪称卓越,功劳最大。早期创造社各人差不多都崇尚主观的浪漫主义,而郁达夫独把个人的心灵用来表现文学的道德主题。他表现的当然是身边事,感伤气味重,也很颓废,可是却有把五四运动含蓄的个人自由
我爱秋天,更爱北国的秋天。北国之秋是农忙收获的季节,在有心人的眼里,秋天的田野是“甜”的,连秋风都裹挟着甜味。北国的四季分明,秋日里高天澄澈、五谷丰登;玉树琼枝,丹枫如画。千百年过去了,秋仍然是最懂人间心事的季节。我心目中的秋天:“因丰盈而美丽绽放,因厚重而韵